top of page
搜尋


書道課第七期
書道,是身心合一的修習。在這堂課中,您將體會筆墨之間所蘊含的靜謐與樂趣。 本課程不稱呼書法,而稱之為「書道」。在課程裡,字形寫好、寫美是最後的報酬,我們更重視學員投入的狀態,以及從中體會到的生命態度。 本期書道課將帶領學員臨寫 清代書法家鄧石如的隸書代表作《敖陶孫詩評》 。此作融詩評與書藝於一體,展現鄧氏「以書為畫」的獨特理念。筆法雄渾蒼勁,結構開合有度,既承漢碑之莊嚴氣勢,又具摩崖石刻的自然野逸,是兼具藝術性與學習價值的經典範本。 承接前期課程對筆意與章法的探索, 本期課程將進一步引導學員體會隸書的筆勢節奏與結構變化,學習「碑學」風格中的起承轉合與方圓並融之法 ,從中培養穩健而自如的書寫風貌,體會古意之美與個人風格的融合。 習寫新字帖同時,也鼓勵舊生繼續複習前幾期學過的漢隸乙瑛碑、智永真草千字文、董其昌行書、鮮于樞透光古鏡歌、趙孟頫膽巴碑。臨帖時也鼓勵學員直接使用具一定品質的宣紙,透過好老師、好字帖、好的文房紙筆,真切體會書道的美妙。相信在老師的指導下、認真習寫,一期下來必有豐富的收穫。 【課程資訊】 ✎課程名稱:書道課第七期 ✎...
10月26日


人間詞唱:詞曲崑唱班第五期
人間詞唱:詞曲崑唱班第五期招生中! 四聲平仄的抑揚之間,藏著古人以聲傳情的奧秘。崑曲吟唱,正是讓沉潛於文字格律中的旋律再度甦醒的鑰匙。詩可誦、詞可吟,而當曲調與字韻相遇,聲音便成了情感最精緻的延伸。 起源於蘇州的崑曲,又稱「昆山腔」「水磨調」,以其細膩悠長、婉轉綿密的聲腔著稱,被譽為「百戲之祖」。在它柔婉的旋律中,古人的聲情與文心交織成一幅動人的樂思畫卷。 此次,由台北崑曲研習社韓昌雲社長為天一學社特別策劃課程,帶領學員循聲入境——從唐宋名家詞作出發,探究詞牌格律與聲律結構;並親身嘗試填詞、打譜與演唱,以崑曲口法領略詞中音韻的微妙變化。當平仄化為旋律、字聲化為情韻,昔人筆下的風華,將在吟唱之間再度綻放。 | 開課日期 | 114年11月29日 | 上課時間 | 114年11月29日~115年2月14日每周六上午10:00~12:00 | 上課方式 | Zoom線上同步課程、線上非同步(觀看錄製影片)、實體授課(七桃廊崑曲生活美學基地)。 | 課程曲目 | 本期將講解以下八首曲目,歡迎大家一起來探索古譜中的詞曲崑唱,有哪些講究,有哪些奧妙。 1)
10月16日


書道課第六期
書 道,是身心合一的修習。在這堂課中,您將體會筆墨之間所蘊含的靜謐與樂趣。 本 課程不稱呼書法,而稱之為「書道」。在課程裡,字形寫好、寫美是最後的報酬,我們更重視學員投入的狀態,以及從中體會到的生命態度。 延 續上一期元朝鮮于樞的大字行楷《透光古鏡歌》,這一期繼續書寫同質性的 元趙孟頫《膽巴碑》。 為 基本筆法如扭轉、三過折、折釵股,虛實等概念以及書寫習慣奠定好的基礎,寫出生動圓勁的字來。 《膽巴碑》乃是趙孟頫63歲奉敕撰書,是其大楷書代表作之一,內容敘述元朝帝師膽巴的功德事蹟。 字數多,楷書帶行意,筆法遒勁,好學實用。 習 寫新字帖同時,也鼓勵舊生繼續複習前幾期學過的漢隸乙瑛碑、智永真草千字文、董其昌行書、鮮于樞透光古鏡歌。臨帖時也鼓勵學員直接使用具一定品質的宣紙,透過好老師、好字帖、好的文房紙筆,真切體會書道的美妙。相信在老師的指導下、認真習寫,一期下來必有豐富的收穫。 【課程資訊】 ✎課程名稱: 書道課第 六期 ✎ 時間:每週三晚上6:30-8:30(每堂2小時,共十二堂課) ✎ 上課日期: 114/7/30~114/10/15 ✎ 課程形
7月15日
bottom of page

